其他

sysbs 2018-05-26

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,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,是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,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。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,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和重任。


为贯彻落实《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》(教研【2018】1号)文件精神,2018年5月11日上午,我院组织全体研究生导师在善思堂M301召开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工作会议,学院领导班子成员、全体研究生导师、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办公室相关人员均参加了会议。会议由李广众副院长主持。


会议伊始,全体研究生导师共同学习了《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》。大家表示,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职责,积极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,强化自身基本素质,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,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、道德情操、扎实学识、仁爱之心的导师队伍。

院党委周晶副书记介绍了我院目前全日制硕博学生基本情况,包括201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、研究生高关怀群体情况以及学院对于硕博学生的日常管理、相关关怀干预举措和接下来的工作重点,并就学工系统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将采取的措施做了介绍。她希望继续加强党支部建设,以党建带动硕博群体各项工作开展;加强与导师的沟通,保持沟通畅通;加大人文关怀力度,主动积极了解学生,关注重点群体等等。在新时代、新时期,以同心同向同力同行,打造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,引导青年学生“肩负使命”,助力青年学生“追求卓越”。


李广众副院长介绍了目前学校、学院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制度和保障措施。他表示,应学校和大环境的变化要求,学院近两年确实提高了学生毕业标准和学业要求,但同时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,尤其是今年覆盖范围更广的奖助体系方案的具体落实,加大了对博士生的奖助力度。他同时汇报了博士和硕士的毕业论文发表要求,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高质量的科学研究。


与会导师就“立德树人”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,并就学生论文评阅方面,建议学校增加论文评审申诉机制或仲裁机制;论文评审导师的数量应增加到3-5人等。


院党委漆小萍书记对我院立德树人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。漆书记提到,管理学院文化的基因里就有“德”在里面,培养德才兼备、对国家民族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才,是我们学院的先天基因,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责任。他强调,立德树人工作是一个全方位、全员、全过程的工作。学院要建立大思政格局,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;导师要切实履行立德树人职责,潜心研究生培养,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、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,同时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、引导学生,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承者和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者。


王帆院长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。他感谢了所有导师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,并阐述了自己对立德树人的理解,希望所有导师严格按照文件精神,严把研究生的入口关,同时培养过程要严,出口关也要严,对学生负责。他强调,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,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,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,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,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,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施教。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,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,潜心研究生培养,全过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,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。


撰稿:夏小喵

编辑:丘

责任编辑:Dr.Or

欢迎投稿

bspr@mail.sysu.edu.cn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